“这圈子越来越不好混,不像前几年真正靠写东西出一些大牌记者。现在都是经营挂帅,算盘珠子决定笔杆子,不那么纯粹了……”
“秘书长说的正是这个理儿……来,尝尝这个菜,听说以前你很喜欢这道奶油芝士烤杂拌……”
傅菁菁笑着尝了一口:“难得你还记得我口味!”
整顿饭的话题,大致就盘旋在菜品的体验,以及路菲这些年留学经历,完全老友叙旧的姿态。
吃到最后,路菲礼貌抢着买单,傅菁菁果然不让。她也不再坚持,没拿对方当外人。
一面刷卡付账,傅菁菁一面调侃:“说起我进协会啊,你们公司功不可没呢……还记得当年请我做论坛嘉宾吗?要不是这项成绩打底,凭我舅舅多大本事也不敢拔苗助长……”
话说到这里,路菲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有些话,没打算一定要说出口。如果一顿饭下来。哪里感觉都不对劲,她是不敢冒险把一段还要维系的关系主动扼杀在摇篮里。虽是旧相识老交情,但如果对方不想谈及这层关系,你越主动靠近越是让人家躲的更远。
路菲提出的想法并不难办,可是傅菁菁“回赠”给她的想法,差点儿让她的原始想法执行不下去。
这明显是一个交换条件。时装周可以将高票赞助商的公益大奖颁给TracyWang。但是设计师本人的姿态绝不可以仅限于一场公益show。
傅菁菁不知从哪里听说TracyWang手里有一枚以假乱真的“海洋之心”。她的提议听上去还算委婉。
“如果只是一个剧组的纪念,拿出来做这场拍卖是一本万利,不仅一举站稳中国市场,而且可以说是高调进入,从此在办实业兼顾办公益方面几乎没有人可以与之比肩了……但如果这是一个定情之物,随着主人公来到中国,一段绯闻势必被炒作起来……”
两个人沉默了好一会儿。傅菁菁见路菲若有所思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态度应对,自行将刚刚的语气往回收了收:“当然了,炒作绯闻也是成名的一种方式……但是同一时期,成名的方式最好不要存在两种,要么积极正能量的,要么是它的相反方向……至于怎么选呢,还要看当事者的胸襟和智慧……”
“有点好奇,这段传闻在国外相当私密,国内成了人尽皆知的事吗?”路菲故作轻松咂一口餐后红茶。
“你是低估国人的洞察力呢?还是小瞧娱乐媒体的八卦能力呢?”
路菲认为自己小看傅菁菁了。
餐厅里坐等的功夫,路菲在网上查看了傅菁菁近来的所有行踪。本意想了解她关注的项目类型并无特别有价值的收获,只知道是年初进入协会的,手头还没有可拿捏的业绩。
不少品牌进入此次时装周,仍然通过上届副秘书长的途径,甚至直接走了会长的特批。她所在的位置尽管有诸多便利,但是建立个人口碑之前还不能完全领略其中的妙处。她急需向业界证明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讲,傅菁菁的需求,与路菲的需求毫无二致。
如果不碰敏感的“海洋之心”,仅从她们的需求契合点上极易促成一段合作。可如果不是“海洋之心”,又怎么触及敏感的宣传点呢?果然是,最坚实的利益都要从最脆弱的地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