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波在国内给知名纺机企业做总代,因此跟纺机协会打得火热。朋友们以为他身边有个懂媒体的女助手,而他工作后挂职读博的专业又是新闻传播,七搞八搞就把他捅到了这个烫手的位置上。
上任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其他媒体敬而远之不敢启用的詹湛。这是他的责任。毕竟当初,因为自己的过错,造成她就业窄门。
路菲问过彭小秋:“詹湛究竟厉害在什么地方?”
“怎么说呢,精明干练,雷厉风行,谈客户是业内一绝,搞策划无人能出其右,总之就是,采编经营一把抓的全能型选手。”评价委实不低。
“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去总编室?晋升社内高层,那里才是正确的路径吧。而且,经营搞得风生水起,又为什么不去广告部呢?”
“对呀,为什么?”彭小秋也懵了。
节后第一天到岗格外齐整,各部门主任认领新兵,沟通布置采访任务。詹湛破天荒的也在。
姜主任讲完固定的开场白,路菲在对上詹湛的眼睛之前,已经猜到了对方可能有的神色。
果不其然,她伸出友好的右手,对方却将双手插在裤兜里。谁让人家是功臣呢,大家习惯她的霸气侧漏。
只有这俩人心里清楚,她们是多次交手的老相识。
仓促会面十分钟,之后她们各忙各的。接近午饭,詹湛从社长办公室回来,路菲主动提出请她吃饭,詹湛头也没抬,冷冷说:“没空。”
路菲觉得,有一层窗户纸此时必须捅破否则接下来每一天都不好过:“主任,如果不想在杂志社看见我,一开始就可以拒绝的啊……”
“你这么想,是自卑呢?还是自恋?这可不像我认识的路菲啊……我还好吧,不在这里见到你也会在别的场合相遇……只是有一个人你不得不面对,具体怎么面对还得看你怎么做……”
这个人是前姐夫徐静波。
前两天上网查找他们的资料,她在心里屡次打鼓的一件事就是,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这对“夫妻档”坐镇,死都不愿意到杂志社来。估计也是怕她有这种想法,才故意隐瞒了信息。
“谢谢主任!”路菲其实没什么把握。当年找人将前姐夫在国内买的投资房查个底掉。现在人家手底下干活,这个仇不是不报时候已到。
春节前人力资源应该已经把新入职员工名单递给社长过目了,到现在也没有找她单独谈话,或者侧面传递什么信息,肯定想看她有什么动作。
既然社长有一票否决权,却没有阻止她来上班,说明自己进来的路径也是正当过硬的。路菲一点不想请詹湛吃饭,不过是主动缓和紧张气氛客套一下,她不愿意去正好。辛迪一早打电话约她了,这会儿正在餐厅等她。
赶过去的时候菜都点好了。这是一家口碑极好价格小贵的日料。难怪约在离杂志社这么远的地方,估计不想被人看见“职场新人“有这等经济实力,怕大家眼红凡事提防她们。
这顿饭是辛迪提议的,路菲不好自作主张叫上杜若兰,见面还是问一句。辛迪告诉她:“跟社长出去开会了。”
“刚来就有任务?”
“临时去电视台谈合作,需要总编室派个人做记录,姜主任推荐了她,说她原来在那工作,正好拉出去刷刷脸,给实习期加点分。”
“有试用期的吗?”
“咱们三个当中只有她带试用期。除了咱俩其他人都有试用期。”辛迪做一个神秘的表情。
“你那边不忙吗?”
“我那部门,基本上就半闲差,没有高攀不起的任务,想多挣就多忙,挣太多别人也不答应。”
“不会吧?杂志社最缺的就是钱。”
“个人指标我一个月能完成三倍,对我来讲不算任务。肉眼可见资源就这些,僧多粥少抢了别人的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