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繁体版 简体版
甜梦文库 > 凤隐朱衣局 > 第5章 学院修罗场

第5章 学院修罗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顾景辉傲然而立,目光锐利地盯着林潇:"林公子,上次诗会侥幸而已。听说苏府即将举办文会,届时我定要讨回公道。文章之道在于继承圣贤,而非标新立异。"

林潇沉稳回应:"顾公子诗才惊人,在下愧不敢当。诗文之道各有所长,不敢妄自揣度高下。"她语气平和,却字字有力,不卑不亢。

苏临渊适时道:"顾兄,先生已到,比试之事待课后再议如何?"他转向林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林兄气度不凡,家妹常说,当世能与她论文之人不过寥寥数人,林兄便是其中之一。"

众人在苏临渊的引导下一同进入课堂。林潇走在其中,心中却在思量苏临渊方才的话。苏云锦竟如此评价她?这个认知让她心中升起难以名状的喜悦,却又很快被现实的阴影所笼罩——她的身份是一个谎言,而谎言筑就的关系终究难以长久。

课堂内,学生们按照席位就座。林潇发现自己被安排在靠前的位置,与苏临渊、顾景辉同排,显然是因为郑德全的关系。

讲台上站着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身着一袭素色儒衫,神态威严却又不失儒雅,正是郑德全提到的韩松先生。

韩松目光如炬,一一扫过在座学生:"今日讲解策论要义。科举考场,非但考察学问,更考验政见。"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当今之世,正值变革关头。一篇好的策论,不仅要引经据典,更要能洞察时局,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这开场白就与一般的科举指导不同。一般教习多强调格式规范和八股套路,韩松却一上来就谈时局变革,让不少学生面露诧异。

课程中,韩松出人意料地不拘泥于八股格式,而是着重讲解朝政利弊与当世形势。他特别强调皇帝近来推行的新政,言语间对太后派系多有批判,称其"守旧僵化、阻碍国家发展"。

"《周礼》云:'与其奉法而杀人,不如废法而救人。'法之所在,为民所用,非为禁锢民智。"韩松慷慨陈词,"当今之世,内有百废待兴,外有强敌环伺,若仍墨守成规,何以图强?"

林潇默默记下这番话,心中思量:韩松明显是皇帝一派的人,郑德全安排她来此上课,是想将她推向皇帝阵营?郑德全表面效忠太后,暗中却想两头下注?

她环顾四周,发现苏临渊正专注聆听,不时点头;顾景辉则眉头紧锁,似有不满;而周子安早已昏昏欲睡,全无学问中人的样子。

下课后,顾景辉立刻上前与韩松辩论:"先生所言与朝廷祖制不符。太后娘娘恪守先帝遗训,如何能称为保守?先帝圣明,其制定之法岂能轻易更改?"

韩松面露不喜:"学问之道贵在求真,不在权势。顾公子若执着于权贵之见,何以成大器?当今皇上勤勉聪睿,励精图治,正是有为明君,其推行新政乃为国计民生着想,岂能以'违背祖制'一言而废之?"

顾景辉听闻脸色铁青,又辩了几句便转身离去,显然对韩松的回应极为不满。

林潇正欲随众人离开,韩松却唤住她:"林公子留步。郑总管嘱托老夫特别指点你的科举大业。"

待其他学生都退出课室,只剩他们二人,韩松仔细打量着林潇,目光犀利如刀:"林公子的文章已臻大家风范,老夫拜读过你在诗会上的作品,确实不凡。但科举非只考文才,更考政见。当今之世,朝堂之上派系林立,一言不慎便是灭顶之灾。"

林潇谨慎地点头:"先生教诲,学生铭记。"

韩松转身从书架上取出一册厚重的书籍,轻声道:"此书记录了近年科举考题走向与评判标准,对答题大有裨益。老夫看林公子天资聪颖,又有郑总管提携,必能高中。只是..."他意味深长地顿了一下,"高中只是开始,若能把握时局,前途不可限量。"

林潇接过书册,心知韩松话中有话:"敢问先生,此次苏府文会,可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之处?"

"苏丞相府上的文会向来是京城文坛盛事,"韩松意味深长地说,"尤其是苏丞相嫡女亲自主持的文会,更是不容小觑。苏小姐才华横溢,却又心思难测。苏大人此次设文会,表面是为赏才,实则欲借机考察各学子才学,与苏公子相较高下。若能得丞相赏识,对你科举之路大有裨益。"

他又补充道:"只是那苏小姐思想前卫,有违礼教,林公子与她交谈时需谨慎,勿被其带偏了方向。"

林潇心中一动,韩松这番话显然是提醒她在文会上要注意立场,不要被苏云锦的思想影响。

道别韩松后,林潇走出课室,沉浸在复杂的思绪中。她的每一步都如走在钢丝上,女扮男装的秘密、父亲的压力、郑德全的算计,还有即将面对的苏云锦——这一切都让她感到窒息。

下课后的院落中,苏临渊主动寻来,与林潇并肩漫步。他举止温文,言谈谦和,却在谈及朝政时,眼中闪现出罕见的锐利。

"林兄可知,近日朝中争议颇多。表面争的是边关驻军调配权,实则争的是国本。"苏临渊轻声道,语气中带着少有的严肃,"太后派系主张循规蹈矩,事事请旨;皇上则欲收回实权,重振朝纲。这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之争。"

林潇静静聆听,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苏临渊。这位丞相之子表面温和谦逊,内里却是主见坚定、明辨是非之人,与传闻中的"循规蹈矩"形象大相径庭。

苏临渊见林潇沉默,又道:"家妹将主持此次文会,以'月'为题。我知她期待与林兄再一见。上次诗会后,她常常提起林兄的才华,言道当世少有。"他微微一笑,"家妹性情独特,眼光极高,能得她如此评价,实属难得。"

林潇心中既有期待再见苏云锦的喜悦,又有身份欺瞒的愧疚。那一日的诗会上,她与苏云锦隔着人群四目相对的一瞬,有什么东西在心中生根发芽。

叶临风也加入谈话,打破了短暂的沉默:"顾景辉必定刁难林兄,此人记仇得很。上次诗会被你胜过,颜面尽失,定不会轻易放过你。"

不远处,周子安正带着几名纨绔子弟欺凌一名衣着朴素的学生:"穷酸书生,也敢来崇文书院?不怕脏了这地方?你那破布般的衣裳,也配与我等同席?"

那学生虽然衣着简朴,却目光清澈,不卑不亢:"周公子,书院乃学问之地,岂论衣着华贵?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问面前,人人平等。"

周子安被驳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正欲动手,苏临渊已经走了过去。他并未训斥周子安,只是和气地邀请那位贫寒学生一同讨论刚才课上的内容,巧妙地化解了冲突。

看着这一幕,苏临渊微微蹙眉,低声对林潇道:"周子安仗着父亲是礼部尚书,在书院横行霸道。学问浅薄,诗文全靠他人代笔,却自诩名门正统。对女性尤为轻视,常言女子无才便是德。"虽语气平和,却字字诛心。

林潇想起周子安曾多次在文会上对苏云锦出言不逊,心中升起一丝不快,但她不动声色,只道:"苏兄气度不凡,家妹想必也是如此。"

"家妹性情与我迥异,"苏临渊笑道,"她敢爱敢恨,心直口快,常惹非议。不过她眼光独到,见解精辟,若能得她青睐,必是真才实学。"

离开花厅,告别苏临渊后,林潇在假山旁遇见了正欲离院的叶临风。

"林兄且慢。"叶临风左右看看,确定四下无人,低声道,"这韩松与梅老是故交,已暗中传信。文会之上多留心苏家大小姐,她或许就是你命中贵人。"

林潇心头一震——命中贵人?苏云锦?

叶临风看出她的犹豫,拍拍她肩膀:"三日后文会,我会来接你。无论发生什么,保持冷静。朝堂风云变幻,我们这些小卒子,苟且偷生才是正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