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联盟《自在旅途》专栏记者周雪桐
孙海读着名片上的介绍:新媒体?这是什么?
雪桐笑道:离开体制,只能自己找饭碗了。简单的说,它是一家民营文化公司。
孙海竖起大拇指:丢掉金饭碗,脱离组织入伙山寨,真够胆量的!
雪桐笑了笑:人生已经过去了一半,想换一种活法。
小衣听着他们谈话,对雪桐的过去有了更深的了解,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果然不同凡响。有几个人有勇气脱离原来的圈子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呢。而且还要丢掉所有的荣耀去面对未知的未来。
她转头看着她的侧面,与人交谈的时候,雪桐坐着也是腰杆挺得笔直,不急不缓的嗓音,微微低垂的眼睫毛,全神贯注但又若有所思的眼神,微微蹙着的眉头,含蓄的态度。因为习惯的低头,卷曲的刘海总是撩拨着眼睛,让她不得不去拨开。小衣看着看着,忍不住想帮她拨弄。
孙海站了起来,说:晚上我做东,一定要给我这个面子啊。
雪桐笑道:大局长公务繁忙,应酬肯定少不了。不麻烦了,你给我的工作提供方便就好啦。
“太见外啦!老同学啊,还这么客气!”
“哪里,等忙完了我请你。“雪桐伸出了手。
孙海同她握手,忙说:我是主你是客,哪轮到你请我的客?不要推辞,就今天晚上,子夜大酒店吃饭。又看着小衣:你也要来哦!
小衣说:那要看周记者的情况了,她很忙。
冷冰冰的。
孙海推了下镜片,笑了笑:再忙也得吃饭吧,雪桐,我会带几个文化界的名人过来,你好顺便做个采访。
雪桐便说:多谢了,大局长。你先忙,我们告辞了。
孙海送到门口,又说:子夜大酒店,不见不散!
走在青石板路上,看一眼风景,看一眼她。
“这个孙局长真是你同学,看起来很老。”小衣撇了下嘴巴。
雪桐看看她:是吗,大几岁而已,长得不算老啊。
“官场的人都是声色犬马灯红酒绿之徒,你这位局长同学也不例外。”小衣并不掩饰厌恶之情。
雪桐笑笑未答,却问:忘了问你,你是旅游局的还是剧团的?
小衣笑:觉得我在骗你么。
雪桐挑了挑眉:诚实是交往的前提。
小衣张了张嘴:我们在交往么。
雪桐皱皱眉,不悦:胡思乱想什么呢。诚实不是一个人该有的品质吗?起初你说你是旅游局的,现在又在剧团工作。哪句话是真话?
见她走快,小衣跟上她说:也不矛盾啊。剧团只管演出又不管效益,我得养活自己啊。我已经说过我是在旅行社帮忙了。
雪桐想起来初见她时她的确说过,忽然觉得自己没理,只好捋捋头发,说:我们去哪儿?
小衣嘴角弯弯,牵起她的手说:你真是好,身上一点没有容不得人的气息,生气也生得这般好看。
雪桐怔了怔,摇头道:嘴太甜了,不觉得腻?
小衣笑道:不觉得。想听,我还会说。
雪桐叹了口气,表示不想说话了。
夕阳西下,点点霞光散碎在水面。沿着长巷走到百床馆已经快闭馆,讲解员也下班了。小衣对看门人说不需要太久。看门人拗不过她便由着她进去了。
雪桐看到馆里陈列的许多床,深为古代匠人技艺高超用心细致而感慨。小衣娓娓道来,对每一张床都如数家珍,雪桐看到两张奇特的床,拔步床和千工床。
小衣笑说:这张拔步床见过吗?镇馆之床。
雪桐点头称赞:没见过,但知道它。《金瓶梅》上有详细的描述。百闻不如一见,竟然如此讲究!
小衣赞道:您记性真好啊!
“那这张床什么来历?”雪桐观赏着另一张床。
“这张千工床是江南富户集结名匠精工细作的杰作,历时三年,用工千余。它的内涵绝非现在流水线上的产品可以比拟。”
雪桐真心感慨:多少能工巧匠一刀一刀精心雕琢的哪里是床,简直是工艺品。现在的床虽然大而舒适,缺少了一番心血,少了一种工艺,也少了一种文化,一种木雕文化。
小衣喜欢她陶醉的样子,那自然流露的真情和风雅,是岁月和风尘馈赠给这么美好的女人的礼物。
离开百床馆,小衣问:你要去应酬吗?
雪桐刚想说话,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果然是孙海,问她们在哪里,要过来接。雪桐不好意思拒绝便答应了。
“你呢,去不去?”她不想勉强。
小衣点头说:当然去了,好保护你。雪桐笑了笑:又不是鸿门宴,可不要女樊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