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小星把汤药端过来,洒了一点在桌角上,“不喝算了,那测个字吧。”
顾夏飘过来一个狐疑的眼神,“测字?”
“你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吗?”战小星问,顾夏摇了摇头,
“其实知道你的生辰八字也没有用,你已经不在自己的命盘上了。我若想帮你看吉凶,只能用摇签或者拆字的方法。来吧。”顾夏也想知道战小星能看到什么,于是他用手指蘸了桌上的汤药,写下了一个“星”字。战小星的星。
星字,上日下生。日乃初生之相,顾所思之人乃今日之生辰;日亦晨也,去辰而留日,尸首分离,则所思之人已逝。星字可拆为一天、一人、一地,一人立于天地之间,孤立无援,漂泊不定。
“今日,是谁的生辰吗。”战小星的话音一落,顾夏的咳嗽声就传到了他的耳边。战小星抬头一看,只见顾夏的背弓了起来,猛烈地咳嗽,一向稳定的手腕也轻轻一抖,酒水洒出来,溅在了桌子上。
顾夏咳了一阵子,战小星也没有说话,直到顾夏抬起头,露出微微发红的眼角时,战小星才继续说,“逝者已矣。你很快会遇到两个故人,他们会是你未来的一线生机。”
按星字的篆书所示,之前与顾夏曾经有所联系的两个人将成为他的左膀右臂,让他在这片土地上重新找到新的连结。故人?顾夏皱了眉头,他还有什么故人是没有把他视为仇敌,愿意全心全意支持他的吗?战小星挑了挑眉毛,意思是让顾夏走着瞧。顾夏低下头继续喝酒,一整夜都没有再开口说话。
战小星和顾夏这边因天气耽搁了行程;林怀英因丢了金樽如意盏也心情不佳,他心知自己已经追不上顾夏,便留在南乐歇息。文怀玉则向东北上,走乐都道回上都。回万物楼后,文怀玉将金樽如意盏双手奉上。事实上,文怀玉是第二个带着宝物回来的人。第一个是带着千年天山雪莲回来的秦怀芳。而文渊阁的凫鸟云纹觥虽然早已落入万物楼的手中,但因那六人争抢不断,归属尚没有定论。
“玉儿做的好。”陈启文背着手站在房间里点香,叶英替陈启文接过了文怀玉递上来的金樽如意盏。
“弟子不敢居功。若不是小师弟出手帮忙,此行也不会如此顺利。”文怀玉根本没有打算对陈启文有所隐瞒,一是因为他知道任何事都无法逃过陈启文的眼睛,二是因为他认为这种隐瞒实在是没有必要。
陈启文发出笑声,“玉儿,你的性子一点都没变。这事你若是不说,我也会当作不知道的。”
“弟子不敢。”文怀玉恭敬地说,
“不要紧。既然小顾选了你,你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把金樽如意盏带了回来。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万物楼东楼的方主。”陈启文笑着把东楼的令牌扔给了文怀玉。
文怀玉接过令牌单膝跪地,“谢师父,我会代管此物。”
“东楼是所有情报的来源,也是万物楼生存的根本。切记有些风声是不可走漏的。”陈启文收起笑容说。
“谨尊师命。”文怀玉这就下去了。
“您让文公子代管东楼,是为了等顾公子回来。”叶英一眼看穿了陈启文的用意,
“小顾总要接手万物楼的事情,可我不能眼睁睁看他腹背受敌、成为这些人攻击的靶子,暂且让玉儿代他受过了。”陈启文低头看自己衣袖上的绣边儿。
“文公子想的明白,况且他性子直,让他代管东楼,您可以少操一番心。”叶英是看着这十几个孩子长大的,除了陈启文,最了解他们的人就是叶英。
“嗯。”陈启文兴致不高地点了一下头。
“那秦公子......”叶英见前几日秦怀芳进献千年天山雪莲时,陈启文的脸色更难看。
“呵,”陈启文一挥袖子,“枉我栽培他这么多年,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为得方主之位,竟将自己的把柄亲手送给向峻这样的人,置大局于不顾。这段时间让他不要再回万物楼了,我不想看到他。”
“是。”叶英立即应声,
“老大老二那边有什么消息吗。”陈启文问的是赵怀钧和楚怀亭。
“不出您所料,楚公子已经得了阿哈尔捷金马,正在回来的路上;赵公子也按照您的指示暂时留在了祥国。”叶英回答。
“南楼方主的位置交给老二来做。”陈启文把令牌飞给叶英,“我要去皇都见叶玉一面,楼里的事情由你暂管。”
叶英知趣地接住令牌,“恭送楼主。”
至此,万物楼四楼的方主之位已定,即北楼方主叶英、南楼方主楚怀亭、东楼方主文怀玉,西楼方主(叶玉)。消息在江湖中蔓延开来,情报自然也传入了沙漠里的地下宫殿。
“这一个多月来,武林可是被陈启文这些个徒弟搅得沸反盈天,光是安阳城里就出了好几件大事。”前殿长坐在桌子后面剥橘子。
“跳梁小丑。”中殿长冷哼一声,“在安阳文渊阁抢凫鸟云纹觥的不过是几个上不了台面的蠢货,真正要留意的是在巫蛊族得了金樽如意盏的文怀玉,和在西域十六国得了阿哈尔捷金马的楚怀亭。他们不仅得到了宝物,还拉进了当地与万物楼之间的关系。夺宝物易,得人心难,更何况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老二说的在理。”后殿长拍了拍手上的鱼食残渣,转过身坐到前殿长和后殿长对面的长椅上,“不过,想要对付万物楼和陈启文,不管是跳梁小丑还是中流砥柱,我们都要记录在案。”
“大哥所言极是。”中殿长说罢,从衣袖里掏出三份竹简,依次摆在桌子上。上面刻有近期远目殿搜集的有关陈启文弟子的情报。
行一,赵怀钧,嗜酒好赌,小心谨慎。机关建造大师,能工巧匠。
行二,楚怀亭,能言善辩,性格沉稳。善长骑射。
行三,叶怀瑾,武功高强,性格孤傲。与陈启文眉眼最相似。已死于松林。
行六,秦怀芳,阴狠毒辣,放荡不羁。常焚桂花七日香。皇都天香楼为其情报站点。
行九,温怀桑,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擅长骗术和幻术。
行十一,张怀书,巧言令色,笑里藏刀。善笔墨丹青和易容术。
行十三,夏怀宗,两面三刀,心口不一。善制毒和制香。
行十四,文怀玉,寡言少语,性情秉直。善长剑,持一柄纯黑色长剑,名黑碧。
行十六,林怀英,察言观色,性情懒散。武器为一把铁折扇,乃陈启文亲赠,名沉碎。
行十七,万怀漱,幼年早逝。
陈启文有十八个徒弟,除去已死了的叶怀瑾和万怀漱,还有十六个人,这里有其中八个人的信息,另外还有八个人尚未收集到有效情报。
“这名字……”前殿长眯着眼睛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念过去,
“据说陈启文保留了这些人原本的姓氏,’怀’字则是万物楼这一辈直系弟子的标记,而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是陈启文赐给他们的。”中殿长解释道。
“顾,怀,风?”前殿长不自觉地念了一个陌生的名字,中殿长和后殿长都看向了他,“摄政王的幽王府前任祭司的名字。顾怀风。”
中殿长自顾自地倒了一杯茶给自己,喝了半杯以后,他定睛看向前殿长,“所以,他是真的死了吗?”
“王室祭司死后即焚,这是规矩。”前殿长赔笑道。
“这人的死活我们已无法论证;眼下要尽快补充残缺的情报。至于摄政王的家事,就由我亲自来查一查罢。”后殿长唇角勾起一丝浅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