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楠身边不缺示好的人。
她对每个追求者一视同仁,委婉拒绝,态度坚决。时间长了,都识趣退出。
何遇属于那个不信邪的。
他陪朋友宋嘉安参加拍摄,在现场遇到了合作对象温楠。拍摄结束的晚上聚餐,他趁机加了微信。
过程很简单,他打招呼,她礼貌回应。他表白,她拒绝。
原本再无交集,但何遇另辟蹊径。
这条蹊径带来的是资源,资源给她带来的是利益,温楠没有拒绝。
她能习惯孤独,却无法克服无所依靠的恐惧。
学生时代的她拒绝别人干脆果断,过于直白,不懂委婉。心态在后来变了,周末东奔西跑兼职的那年把她身上残留的一点骄傲消磨殆尽。
此时,何遇带了礼物等在小区门口。
方书哲带阿宝先行进小区,走到门口回头看了眼站在路边的两人,冒出一种想法,何遇的坚持,或许有一天真能把她打动。他始终觉得温楠对何遇不同,她欣赏他,并且对他有愧。
何遇打开盒子,笑问:“像不像你?做了好几版才有点神似,底下还有你的名字。”
纯白色的陶人披着波浪长发,双手捏着裙摆微微提起,嘴角含笑,看起来像一个活泼的少女在踏浪。细节栩栩如生,翻过来,底下一个“楠”字,边上是数字二十七。
何遇小心收好盒子,递给她:“生日快乐。”
她客气的脸色有些无措,“心意我领了,但...”她在心里纠结衡量,又看了一眼他,语气温和:“何遇,你不要为我做这些,我还不起。”
何遇保持递出去的动作,淡笑:“这是我的专长,没别的意思。”
温楠很想拒绝这份贵重的礼物,心底却不忍心,沉默站着,最终伸手接过,“谢谢。”
小陶人被摆进展示柜,和她的玩偶并列。
生日马上要过去了。
她的生日,他们是不记得?还是故意忽视了?
温楠从床上爬起来坐在客厅地板独自喝酒,想起错过的人。
他还好吗?
到底是对了还是错了?
后悔吗?
她曾在深夜里问过自己数次。
两人交往多年,她追着他的脚步,从未觉得辛苦,反而很快乐,努力将命运发给她的普通牌打好,直到摸出最亲的人这张牌才意识到自己不知疲倦的追逐终究无法逃出一座专为她建造的五指山。
她从茶几抽屉拿出旧手机,卡槽装着从前的电话卡,这是他们之间仅有的联系。
手机在她手里来回转动,重新开机,心里的冲动在思念中不断累积......
一阵手机铃声响起,她低头看手里的手机,屏幕暗黑。很快回过神,放下手机,拿过另一台,来电显示老妈。
是他们中的她——邹丽娟。
温楠轻扯了扯嘴角,接起电话。
电话那头的人却在说:“你姨婆的孙女今天办出嫁酒。你奶奶说包一千块,不是她出钱,她当然无所谓。”
紧接着又哼了声,“她以为赚钱很轻松吗?”
温楠:“?”
“年年出份子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回来?今天酒席上别人问什么时候喝你的喜酒?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太丢人了。”
“跟你同龄的温心澜,她妈妈带外孙女来我们家,温心澜的孩子喊她奶奶,不喊外婆。你看人温心澜多懂事,什么都为自己娘家着想。”邹丽娟不屑地叹了口气:“温心澜的妈妈以前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别人鬼混搞的全村人都知道,现在竟然这么好命。”
说到最后一句,语气里都是酸味。
温楠嘴角的笑容渐渐变成冷笑,原来不是惦记自己今天过生日啊,是一肚子怨气要对她撒。
“你到底有没有在听?”电话那头的抱怨不再遮掩,刻意压低的声音显得更气愤。
这是怕声音太大被邻里左右听到。
她无声地笑了,接来下要说什么不用听也知道。从她逐渐脱离他们的掌控,诉苦,赏糖,上巴掌,这个过程最后演变成诉苦,上巴掌。
“我是做了什么孽,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不听话的女儿?”
“跟你同龄的人哪个不是结婚生孩子了?你以为上了大学很了不起吗?这个看不上,那个也不要,再拖下去你就只能给人当后妈。马上过年了,再不结婚别回来过年。”
窗外响起热闹的欢声笑语,她想起来了,这两天小区里有很多人结婚。
今天也是她的生日啊。她想。
耳边依然是邹丽娟声嘶力竭地声讨,随着电话挂断,好似有轻微的脆裂声,一路裂至心底。
温楠儿时大部分时间住在学校,记忆里家是一个充满争吵的地方。
爷爷奶奶吵架是家常便饭的事,仿佛彼此不是共同养育四个孩子的夫妻,而是有血海深仇的仇人,用最恶毒的语言互相诅咒怎么不早点去死。
两人一旦吵起来,家里所有的活物和死物都会受到牵连,她也难以避免。
爷爷只会把气出在死物或者牲畜上,奶奶不一样。奶奶的泼辣在村里出了名。
有一年春节,父母离家没几天,爷爷奶奶又吵翻天。她站出来劝架,奶奶把气撒到她身上,朝她冲过去。她吓到了,拔腿就跑上楼,躲进房间,栓上门。
脆弱的木门被拍得震天动地,门口传来各种咒骂。
温楠死死地盯着门栓,害怕它在震动时滑落,紧绷的神经直到门口的声音消失很久才松懈下来。
那时候她念初一。
邹丽娟说:“你奶奶就这脾气,鬼都怕她三分,不要惹她,习惯就好。”
所以,对于邹丽娟把心里的气往自己身上撒,她习惯了忍让,靠着记忆里的温情一次次说服自己不要在意。
她记得小学一年级,生了一场大病。父母带她到处求医,从镇上的小诊所到县医院,再到求神拜佛,各种偏方中药西药符水都没落下。最后到了市医院,每周复诊一次,来回路程四个小时,持续了两三个月。
她努力地回忆。
大学毕业之前支付她的学费生活费也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