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怀安一时无语,转头叮嘱徐清音跟紧了林絮。
从小到大,韩应天不怕地不怕,想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连韩秀都在她要参军的坚决要求下,把她安排到了后方在非战时监督士兵农作,只有在裴怀安那里勉强算受了点挫。
然而这样的韩应却唯独怵林絮三分。
许是林絮开口了,韩应一直到晚宴结束都很安静,只不时看看裴怀安和徐清音,偶尔说几句话。
裴怀安和陆小白打过招呼,本想趁着韩应和陆直方叙旧偷偷走掉,没想到还是被韩应发现了。
韩应拦住她的去路,似笑非笑。
“温舒姐姐。”裴怀安撑起笑容,“还有什么事吗?”
韩应掏出一份文书来,“我要调回拥雪关,你盖个印信。”
“这……”裴怀安转头向林絮求助。
韩应轻嘶了一声,在裴怀安胳膊上捶了一下,“你看她干嘛!干什么一副为难的样子!我在后方的监督工作一直做得很好啊,回来肯定会做得更好的。”
她犹豫了一下,小声道,“你把我调回来,我以后再也不提嫁给你的事。”
裴怀安如释重负,迅速掏出印信盖好,“一言为定。”
韩应愣了一下,恼道:“你故意的!就等着我说这句话呢是不是!”
“温舒姐姐,言而有信。”裴怀安笑道。
韩应撇了撇嘴,看了徐清音一眼,对裴怀安说道,“这位姑娘挺好的,好好待她。”
徐清音低头轻笑,裴怀安不得不点头应下。
“走了。”林絮上前一步,扯了扯裴怀安的衣袖。
韩应再次与她对上目光,抿了抿唇,“絮姐慢走。”
林絮点了点头,带着裴怀安和徐清音离开了。
随着众人一一散去,陆府也安静下来,不过今日挂起的灯笼都没有熄灭,彻夜灯火通明。
陆小白与郑阿隐坐在床边,有些紧张。
陆小白偷偷看了郑阿隐一眼,小心翼翼道,“阿隐姐姐,你今日,高兴吗?”
“怎么这样问?”郑阿隐唇角微扬。
“你今日,话有些少。”
郑阿隐低下头,拨弄着裙摆,“我……只是有些紧张。”
陆小白闻言笑了起来。
“小白,对不起。”郑阿隐轻声说道。
“嗯?”陆小白一怔,“阿隐姐姐,你说什么?”
郑阿隐摇摇头,“没什么,我困了,睡吧。”
……
韩应回到了拥雪关城,主管军纪。裴怀安发现她确实做得很好,为自己分担了很多麻烦。
韩秀虽然有些无奈女儿的任性,却也不得不承认女儿的优秀。
在韩应的帮助下,裴怀安有了更多空闲,去在寂寞的时间里等待两封早有预料的信。
她算着日子,等得有些艰难。
而信如期到来,内容亦不出所料。
让她疑惑的是,皇帝还在信中写了首酸诗。
不过裴怀安没太在意这一点。
皇帝多情,或许写信那日又与哪位妃子发生了矛盾。
裴怀安捧着两封信轻叹,终究是走到这一步了。
她再次写了一封信给皇帝请求回京,这一次,理由不是思念京都,而是祭拜孝明皇后。
这一次,裴怀安知道皇帝会同意的。
因为当年孝明皇后病重,先帝始终没有准许裴怀安回京的请求,但裴怀安还是回去了。
因为当年裴怀安抗旨回京,皇帝也曾向先帝为她求情。
因为皇帝纵有猜忌之心,他们还未走到兵戎相见的那一步。
所以皇帝会同意的。
裴怀安推开窗,望向北方。
初登大宝的皇帝牢牢握着兵权,年幼的让王病死在王府,神龙转世的颂圣之语流传在辽国的每一处角落,她任用了女官去制衡,册立了皇夫去铺路。
一切都在走向她的期待,美好的像朝阳,美好的,令人向往。
裴怀安唤来舒云,将信递给她,“加急送往京都。”
舒云立刻将信送出去。
裴怀安坐回椅子上思索,这一次皇帝的回信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大约会很晚,晚到皇帝觉得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
但也不会太晚,因为皇帝知道裴怀安等不了那么久。
而在回京前,裴怀安还有一些事情要做。
她边想边记,不时皱紧眉头,又舒展开,不知不觉,就忘了时辰。
林絮推门而入,“怀安,该吃饭了。”
裴怀安这才放下笔,起身去用饭。
徐清音已经安静的等待在饭桌旁。
裴怀安看了一眼,奇怪道:“小白不是说要带郑姑娘一起来吃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