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潇察觉到周围气氛骤然紧绷,连郑德全也坐直了身子。
片刻后,定王萧烨迈着沉稳步伐入殿。他一袭紫金滚边锦袍,腰束白玉带,气度不凡。
"儿臣给母后请安。"定王向太后行礼,声音温和有礼。
太后微微颔首:"不必多礼。今日是赏花宴,怎么想起来了?"
"听闻母后举办赏花宴,儿臣特来陪伴,尽一片孝心。"
"今日是赏花宴,不是朝议,来做什么?"太后语气冷淡。
定王微笑:"听闻母后设宴赏花,儿臣特来尽孝。"
"是吗?"太后目光锐利,"前日议事,你力排众议,反对我提议的边关驻军调整。今日又来尽孝?"
殿内气氛霎时凝固。林潇注意到郑德全的手指微微颤抖,显然这是触及了某个敏感话题。
定王不慌不忙:"边关乃国之要害,儿臣所言皆为社稷考量,并非有意忤逆母后。"
"哼,社稷考量?"太后冷笑,"恐怕是为了讨好那些边关将领吧。"
两人唇枪舌剑之际,殿外忽传内侍高声通报:"陛下驾到!"
众人惊愕,连太后也略显意外。郑德全迅速起身,对林潇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小心应对。
皇帝萧煊不紧不慢踱入殿中,一身明黄龙袍,举止闲适,面带微笑:"听闻母后设宴赏花,朕特来一观。"
"陛下怎得有闲暇来此?"太后面上笑容不变,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悦。
"母后与皇弟难得相聚,朕岂能缺席?"皇帝笑道,目光却在华妃周婉身上停留片刻。
太后命人为皇帝设座,自此,殿内权力格局骤变——太后居首,皇帝与定王分坐两侧,三方势力一时齐聚。
"今日群芳争艳,不如赏花之余,也赏赏才吧。"皇帝突然提议,指向林潇,"这位是何人?看着面生。"
郑德全连忙起身引荐:"回陛下,这是前林大学士的儿子林潇,过寄与臣为义子。"
"原来是林家之后。"皇帝微微点头,"朕记得林崇山曾是先帝重臣,可惜..."
"可惜蒙冤致仕,至今仍未平反。"定王接话,语含深意。
太后眼中厉色一闪:"林崇山之事已成过往,不必再提。"
"先帝遗诏本就含糊,若非当年有人从中作梗..."定王似有所指。
"放肆!"太后怒斥,"竟敢在此妄议朝政!"
气氛剑拔弩张之际,皇帝举杯缓和:"今日赏花,何必谈这些?不如来考考这位林公子。"他转向林潇,"听说你才学不凡,可会作诗?"
林潇心知这是考验,不卑不亢地答:"略懂皮毛,不足挂齿。"
"谦虚了。"皇帝笑道,"不如以'花'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殿内众人目光齐聚于林潇。这不是简单的吟诗,而是一场政治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