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老年人营养品和榕宁市特产外,温楠细挑了两只口碑不俗的毛笔送给爷爷,从方书哲爸妈店里挑了两块高冰飘花平安扣送奶奶和外婆,一块翡翠胸针送妈妈,找同事买的自家茶园种的茶叶送爸爸和外公。
针对每个人的喜好送的礼物,大家都很高兴,一个劲儿地说喜欢,夸她有心,眼光好。
夸得温楠不得不捂住发烫的脸颊。
李谦扬拿出一个纸袋递给许文静,“妈,你的生日我回不来,礼物先给你。”
许文静眼角细纹飞扬,特别开心,一边拆礼物,一边说:“谢谢儿子,妈妈特别喜欢。”
“妈,还有呢。”李谦扬又递过一个礼盒,“有人给你的回礼,放我那好几个月了。”
“什么回礼?”许文静见儿子看向温楠,没理解其中之意。
“你去榕宁市送她的见面礼。”
八九年前的事。提醒之下,许文静才想起。
说起来,她还在熟悉婆婆这个角色,这个真正意义上只见过两面的女孩叫自己一声妈时才正式进入角色。
许文静是公公婆婆看着长大的。自己的名字还是母亲委托身为老师的公公婆婆取的,希望女儿是个温婉的女孩子,据此取名文静。但她从来不文静,话多活泼,像个男孩子,每天都去同一条街上的李叔和孙姨家找闺蜜玩,也就是李谦扬的姑姑。
性子闷的李智君经常被姐姐带着和许文静一起玩。
当她以李智君女朋友身份再去李叔家时,李叔和孙姨激动地当天就去找她父母商量结婚事宜。嫁给李智君后除了李叔孙姨的称呼变成爸妈,一切照旧,他们一如既往疼爱自己。
许文静没有婆媳互相熟悉的经验,也不知道被亲生父母伤害过的温楠会不会对父母的角色产生抵触。当李谦扬说是那份见面礼的回礼时,饶是活了大半辈子,还是被感动到,上前抱了抱她,“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我们都是你家人。”
温楠傻站着,不知该如何回应。
“谢谢妈。”声音哽咽。
礼物分发完毕,接来下拜访外公外婆家。
李谦扬带温楠出发前嘱咐家里的阿姨买牛肉和香菜辣椒。
海口先夸下了,一家人都很期待。
走进外公外婆家,围坐在客厅翘首期盼的一群人顿时眼前一亮,虽说见过一面,但十年了,日新月异。
一屋子的满面笑容把两人围在中间。
温楠太紧张了,除了外公外婆,一时分不清大舅小舅,大舅妈小舅妈,全统称舅舅舅妈,只能记得别把阿姨姨父和舅舅舅妈搞错就行。
她手上接满了水果点心,脑袋忙不暇接的接收问题,输出回答。问题都很简单,并没有深入。只问问她老家在哪儿?家里兄弟姐妹几人?做什么工作?平时忙不忙?
李谦扬凑到温楠耳边小声说:“别紧张,爸第一次以妈男朋友身份上门拜访时也经历过这种场面。”
临走时,手里被塞进了五个大红包。
“你爸当时会紧张吗?”温楠在车上突然想起刚刚李谦扬说的话,有点好奇。
“听说后背出汗了。”
温楠放心了,看起来自己的表现属正常。
回到家,客厅里多了一个人。
温楠认出,喊了声爸。
李智君笑着应了声。
李谦扬讶异,“爸,你不是说下午跟我一起回来吗?”
许文静筛选后剩下两家酒店,照片看上去都不错。他和温楠准备下午前往市里选出最好的一家。
李智君回:“你妈说你中午下厨,让我赶回来给你捧场。”
李谦扬:“......”他就只做一道菜,场面整得像做满汉全席。
温楠坐在客厅聊天,狗子立马像块牛皮糖似的粘在她腿边。
她的心思有一半跟进了厨房,李谦扬的厨艺她最清楚不过,有一次他先到家,说要下厨,于是鸡蛋炒番茄最后出品成了夹着烧焦黑块的鸡蛋沫番茄。
不过,这次的香菜拌牛肉是挺简单的一道菜,手把手教过,应该不会太差。
现场还有一位比温楠更不放心的人。
奶奶两次起身进厨房,生怕没干过活的李谦扬受伤。
阿姨进进出出几次,已经端上桌三菜一汤。
又过了十几分钟,温楠见还没有动静,起身到厨房门口瞄了一眼。李谦扬一回头就看到她,朝她招手,夹了一块塞到她嘴里,“好吃吗?”
温楠挑了下眉头,竟然还不错。
“再尝尝这块,不辣的。”
少了点辣味,影响不大。
两人同时从厨房出来,温楠端着碗筷,李谦扬端着两份拌牛肉,宣布开饭。他将不辣的那份放到爷爷奶奶跟前,“爷爷奶奶吃这份没辣椒的。”
爷爷奶奶高兴地合不拢嘴,没白疼,知道两老头子吃不了辣。
许文静心满意足,筷子都没拿起来,先夸:“儿子,刀工不错,色香味俱全。”接着夹起一块放进嘴里,一副感慨万千又惊喜的口吻,“老公,不得了了,儿子的厨艺要超过你了。”
李志君也尝了一块,点点头,“不错。”
温楠突然明白李谦扬为什么喜欢夸她,从不扫她的兴。
这是他们家的传统。